乔颖:非常理解大家现在的心情,国内情况刚刚好一些,国际情况又不好了,最近很多都是境外输入性病例。
这种情况下,大家还是要控制自己的信息摄入,这些信息看多了,不仅不能解决现实的状况,反而会给你的心理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根据专家建议,每天和新冠肺炎相关的信息摄入控制在40%以下。
第二,需要坚定信念。目前来说,中国的疫情控制情况是非常好的,国外的情况随着时间推移也会慢慢趋于稳定,要相信人类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而且我们现在生活在中国,按照目前良好的控制情况,我们的生活是安全的。
第三,建议转移一些注意力。最近大家的注意力都黏聚在新冠肺炎上,所以形成了一种思维固着,只要更新相关的内容,我们都会去看。建议适当主动地转移自己的注意力,该追剧的追剧,该运动的运动,该玩游戏的玩游戏,多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最后,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可以适当地放松,适当地交友,可以和朋友在网上聊聊天,然后学习一些放松的小技巧,通过这些方法,帮助我们放松情绪,把关注点慢慢转移到正常普通的生活中去。
Q2:疫情期间,孩子在家上网课,但总是“小动作”不断,上课不专心,我看着很着急,也不想天天骂他,应该怎么办?乔颖:很多家长经常会焦虑,眼里最好的永远是别人家的孩子。疫情之下,发现这种情况先不要着急,可以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角度,比较综合地来评估孩子的言行举止,而不能只看到某一个点。
比如,纵向方面,孩子坐立不安、注意力不集中、经常做小动作,这种现象是最近出现的,还是之前就这样,只是最近引起了你的关注。如果和之前没有太大变化,可以做些相应调整。
如果是最近才出现的,家长就要分析原因。是什么原因使得他出现了这种现象,是不喜欢上网课,还是他觉得很无聊,或者说他就想去动一动,然后逐一去分析解决。碰到问题不用害怕,找到改变的钥匙才能打开这把锁。
此外,每个孩子的生长发育,都是有阶段的。不同阶段孩子的心理状态是不一样的,我们不可能要求一个五六岁的孩子和十几岁的孩子一样。
但有时,我们看孩子的时候,会以大人的眼光、理念和社会性去要求孩子、判断孩子的行为。
所以,建议家长根据孩子的年龄、个性以及他和同龄孩子之间的差异,去了解他们的这些行为是否偏离了正常的心理发展轨迹。家长可以去看看一些青少年心理发展阶段的知识、书籍等,了解孩子什么时候会有什么样的表现,让自己心里有个谱,然后适时为孩子提供一些帮助和支持。
如果你发现,孩子的表现和同龄人差不多,而且也符合他所处的阶段,就不用着急。随着年龄增长,他的社会性会越来越完备,就会具有自控力。
而如果你过早地去约束他的行为,反而会让他的行为得不到释放,这些问题就会成为他身体里的一些“小结”,这些结如果解不开,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就会出现问题。
我们经常说,“有一种冷叫我妈妈觉得我冷,有一种着急叫我妈妈非常着急”,这种情况往往是家长自己太焦虑、太紧张了,而把自己的情绪转接到了孩子身上。家长要做好自我调节,控制好自身的焦虑和紧张。
如果你发现,孩子的行为偏离了正常轨迹,建议及早调整。如果通过努力无法改变,建议家长们能够及时带孩子寻找专业的支持和帮助,如儿童青少年的心理门诊等。
Q3:原计划今年上半年办婚宴,最近也在做各种准备,又担心疫情持续到时候得取消,最近各种事情很多,真的很焦虑很烦,我应该怎么办?乔颖: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要有一些居安思危的准备。在目前不知道疫情何时过去的情况下,婚期往后延是很有可能的,因此一定要做好准备。有了心理准备后,如果之后不用延期,那就是意外惊喜。
第二,你可以和家人一起商量下这件事。出现这样的认知并不是你一个人的,可能其他家人也有这样的想法,你不用一个人去承担所有的责任,给自己太大压力。
我相信在这种特殊情况下,大家也都可以理解,通过和家人商量,你会找到一些情感支撑,会发现自己的顾虑其他人也有。而且,在商量的过程中,即便婚期要延后,通过大家的“头脑风暴”,很可能会把它做得更好,也许还会出现一些小惊喜。
第三,你还提到了最近很忙碌,所以建议合理安排自己的节奏,在现在这样一个特殊的阶段,受疫情影响婚期可能延后,心里肯定是焦虑紧张的,在这种焦灼的应激状态下,既要保持身体健康,也要心理健康。不要把自己的工作任务、生活节奏安排得太满太快,合理地将间隙拉得长一些,也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要学会接纳自己。现在很多人对自己的要求都非常高,希望能做到90分,甚至是100分。在目前的情况下,每个人如果能做到70分,那就已经非常出色了。
所以,要对自己的能力有个正确的评估,同时当自己完成一些事情的时候,从正面的角度来鼓励鼓励自己,告诉自己做得非常好。
Q4:最近有时突然就发脾气,和老公吵了好几次,又冷战了几天,我应该怎么办?乔颖:疫情之下,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心理应激反应。在这种异常情况下,夫妻之间的摩擦,往往会因为一句话、一个眼神,甚至是一个表情,就会出现激化。
给夫妻两人的第一个建议,就是回头看。无论是抑郁、焦虑还是愤怒,都是一个长时间积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而现在这些小事只是一个导火索。
以冷战为例,这种冷暴力也是一种愤怒。愤怒的公式是,以往事件的累积刺激加上当下的事件刺激引发的情绪。如果说你现在的愤怒数值是100%,以往的事件累积可达到70%以上,现在的事件刺激只有30%,甚至不到30%。
因此,对于夫妻两人之间的感情,有时候我们需要回头看,而不能只看目前的情况。即使把现在的问题解决了,问题的总体情况还不能得到解决。
可以趁着问题爆发的这个机会,好好回顾下两人之间的相处模式,是否这种相处模式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问题。
第二个建议是换位思考。我们在做婚姻治疗或是感情咨询时,很多时候夫妻两人都很暴躁或者都很冷淡。单独和他们聊时,他们经常用的一个词就是“我认为”,如“我认为他应该怎么做”……
给大家推荐一个比较好的治疗方法,叫空椅治疗。你可以在家进行练习,你自己坐在一张椅子上,然后对面放一个空椅子,假设你的爱人就坐在对面的空椅上,然后你对着这把椅子讲话。这时候你就是你自己。
之后,你再坐到对方椅子上,这时候你是你的爱人,用你们平时惯用的方式进行对话。这样你可以很好地了解到,对方的体会是什么样的,可以很好地换位思考。
第三个建议,两个人都要做些改变。在做改变时,建议夫妻之间的交流是一定要的,可每天保持说话10到15分钟。不要小看这十几分钟的时间,这个时间里,你们的目光是对视的,你们的肢体语言可以拉手、可以勾着,也可以拥抱、亲吻,各种各样亲昵的动作都可以。
这种肢体语言的表达和肢体的接触、交流、抚摸、拥抱,会有一种能量的传递,而这种能量传递所达到的一种意境,就是爱。人和人之间需要这种爱的流通,比说几句话更好。
最后一个建议,就是要好好地去学习语言的交流。其实,这不仅仅是夫妻之间的对话,也不仅仅是心理方面的问题。更多地去学一些优美的表达、婉转的说法,有时候同样表达一个意境,你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听上去的感觉就会完全不一样。
Q5:最近压力很大,考研没成功,面临找工作,很多企业因为疫情推迟了招聘,很焦虑很烦躁,应该怎么办?乔颖:“择业季”到来,很多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找工作压力倍增,首先非常理解大家这种焦灼的心情,我们都有过类似的经历。
现阶段出现的焦虑,是基于我们对社会的一个认知:有了更多的证书,就拥有了很多敲门砖,我能获得更好的机会;如果没有这些证书,我没有具备这些能力,就不能获得很好的机会。
上面这句话前半句是对的,后半句单独拎出来看,其实不一定对。也就是说,你没有考上研,你不一定没有好机会。因此,你要正面和自己对话:我没有考上研,我今后的人生就很糟糕吗?答案是:不会。
既然目前没有考研成功已经是一个既定事实,那么与其去担心和害怕,不如为自己的担心做些事情。也就是我们一直说的,与其空想还不如落地,靠想象是成就不了事业的。
因此,你需要做好以下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