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举行的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公布了两例新增本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的最新流调进展,将浦东新区周浦镇明天华城小区列为中风险地区。浦东新区副区长李国华表示,目前没有线索表明两例确诊病例和此前祝桥镇营前村的病例有关联。
针对目前的疫情防控态势,上海将继续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体防控策略,紧盯入城口、落脚点、流动中、就业岗、学校门、监测哨等关键点。请市民做好自身健康监测,如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佩戴医用口罩及时前往发热门诊就诊。
发布会上,上海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尹欣表示,有很多人在全力守护上海这座城市以及市民的健康,请大家安心、放心。更重要的是,每个人都要做好自己的健康防护。
做到应查尽查、应检尽检
据介绍,11月20日,浦东新区周浦医院、上海市浦东医院发热门诊各报告一例疑似新冠肺炎病例,两例病例系夫妻关系。20日晚,经市、区疾控中心复核,两人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阳性。结合临床、影像学表现和实验室核酸检测结果,经专家会诊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即转运至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隔离治疗。市、区相关部门立即行动,组成联合流调专家队伍,全面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排查追踪相关人员。
目前,两例确诊病例女儿就读的学校已落实好隔离、检测、消杀等相关措施,全部改为线上教学。同时,对相关场所的食品、物品、环境等进行采样,共采集336件样本,完成核酸检测,其中332件阴性,4件阳性。阳性样本均来自病例家中。
李国华表示,下一步,浦东新区将继续做好相关人员流行病学调查和核酸检测工作,做到应查尽查、应检尽检。
浦东医院严格实施封闭式管理
昨天的新闻发布会披露,确诊病例中有一位在上海市浦东医院从事护理工作。据市卫健委主任邬惊雷介绍,目前浦东医院的日常门急诊医疗服务已全部暂停,针对已在院住院治疗的患者,在落实各项防护措施的基础上,继续做好在院患者的医疗救治工作,严格保障医疗质量与安全。同时,市区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已做好应对特殊医疗需求的预案。
浦东医院目前已严格实施封闭式管理,在院4015名员工和患者及陪护人员隔离观察,并全部进行核酸采样送检,截至昨日8时30分,已完成检测3233人,结果均为阴性。该患者工作场所环境样本的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邬惊雷表示,将进一步对医院内的环境进行全面消杀;并根据医院建筑布局,采取封闭隔断措施,避免不必要的人员流动。
提升发热门诊预警能力建设
针对上海这一超大型城市的疫情防控,市卫健委表示,将进一步提升发热门诊的预警能力建设。
邬惊雷介绍,市卫健委通过“四个增加”对全市发热门诊进行标准化建设:增加发热门诊隔离留观空间,备足隔离观察床位;增加医务人员和药品设备配置,组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战斗队、公共卫生应急处置预备队,储备足够治疗床位,做好全市应急医用物资30天满负荷运转储备;增加发热门诊CT配置,具备CT配置条件的发热门诊全面配置专属CT,确保检验、影像检查等“六不出门”;增加核酸检测能力建设,目前上海已有125个核酸检测机构,最大日检测能力可实现单管单人次62.1万份。
除上述举措外,市卫健委将进一步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提升他们及早识别病例和诊断的能力,在问诊、挖掘流行病史等方面提高警惕,发挥好“监测哨”的兜底作用。
与此同时,本市将加强科技赋能。目前,市卫健委已对全市发热门诊安装了“基于医疗机构HIS系统的发热病人登记报告系统”,实现了全覆盖安装使用。通过该系统,可快速发现、报送可疑发热病例,有利于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疾控机构等实现多个病例的收集、汇总和分析等,更加精准研判疫情发展,及时采取精准有力的防控措施,保障城市运行更加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