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片场,我们常常互相打趣说,‘西南影业’成立了!”徐汇区文化馆客厅音乐汇项目负责人孟雅丽介绍,受疫情影响,徐家汇公园星期音乐会今年“转网”,变身线上的“客厅音乐汇”。四期节目中使用了外景、摄影棚,在最新上线的《穿越千古回响的秘境》中还用上了抠图特效。为了制作这些群众文艺节目,徐汇区文化馆的工作人员几乎把制作电影需要的所有技术都学了一遍。
已于11月14日上线的《穿越千古回响的秘境》说的是上海馨忆民族室内乐团演奏者来到徐汇艺术馆参观敦煌展,被精美的壁画深深吸引,突然耳边响起敦煌的音乐,他们一下子“穿越”进了壁画中,决定和壁画里的乐伎现场比拼,演出由此展开。在这期节目中,观众可以欣赏到馨忆乐团演奏的四首音乐。这个带有故事感的演奏会需要大量后期特效,熬夜加班才能完成。“我们要保证两周更新一期节目,前期策划加上后期制作,时间非常紧张。”徐汇区文化馆活动部主任施君娜说。
拍摄一部群众文艺节目的视觉大片,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在第四期节目里,演奏者全部站在绿幕前拍摄,他们没有经受过表演训练,一个动作、表情可能需要多遍才能完整展现。第二期节目《品味纯净人声的魅力》邀请阿卡贝拉团队“五夜骑士”来表演,他们是一群利用业余时间练习的“工作党”,5个人几乎是5个时间,统筹协调的工作量很大,工作人员说“在现场就像拍电影一样紧张”。
“西南影业”毕竟只是一家区级文化馆。音乐会用到的话筒全部从馆里带过去,道具尽量用现场的。做阿卡贝拉那场时需要用到红酒杯、果盘等,工作人员特地找了一个常用于拍摄美食节目的棚,方便就地取材,背景的装饰画是直接用A3纸打印的图片。为了节省时间和经费,第二期和第三期采用两集连录的形式,从上午8时拍到次日凌晨2时。
既然这么辛苦,为何还要坚持?“我们常说自己是被疫情倒逼出来的一个‘影视公司’。群文活动的观众通常都是年纪比较大的,但通过这些线上节目,我们也找到了许多年轻观众。”徐汇区文化馆副馆长鲍科看着B站上的视频播放量,首期节目点击量超过10万。四场节目的音频也发布在喜马拉雅上,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欣赏这些“口袋音乐”。“花这么多心思,是希望我们的内容更加年轻化,提供更好的公共文化服务。”徐汇区文化馆馆长戴菲菲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