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75岁开始学画、用画笔赶走病魔的阿籽奶奶吗? 今年6月,阿籽奶奶在徐汇艺术馆的个展,曾引起轰动传为一时美谈。
在75岁前,阿籽奶奶从未拿起过画笔。但她的画家女儿对她说,看到什么画什么。于是一切日常之物,花草、蔬果、器皿都成了奶奶的画画对象。
阿籽奶奶的画家女儿,就是张平。
11月20日起,“2020诗意当代:《微光》——张平个展”在临港当代美术馆举办,展出近100幅作品。
此次展出的作品在“诗意当代”的主题下,艺术家通过音乐、诗歌、绘画相互融合和跨界合作。
张平,1971年生于中国新疆,现居住创作于上海。
《微光》系列的作品,大都是张平工作室里的某张老沙发,一盏躲在角落里的烛台灯罩,或是一把粘满颜料的旧椅子,盛糕点的小盆子,慵懒的下午,和着睡意,朋友的来访,侄女玩耍时候的投影,都是点点滴滴、稀疏平常。
本次展览总策划黄大有认为,张平作品最大的优点是安静,没有声音,似乎有什么难言之隐。
黄大有表示,对张平来说,这么多年画画,创作、办展览,尽量做的就是长途跋涉的归真返璞,远方永远够不到,能够得着的也就身边这些人事物品。
如果说物品和自己的生命一样,本身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那一定是在等待着我们赋予某种东西,她不去画它们,它们也就没了往事,用忧郁的眼光,画着不知忧郁的事物,也该是艺术家份内的事情。
他认为,张平用她一生所有的百转柔肠去感受微光,那是因为她心中有美的感知和诗意。
策展人项笠苹说,微光,也是光明。光明是张平所偏爱的主题,她以前的画作多以火为题材,现在则以灯具和物品的轮廓光、自发光表现光明。
画作上的每一个物品都有轮廓光,物品在或明或暗的背景上散发着幽光,自带灵韵和某种神圣感。
她认为,张平借轮廓光给物品营造了透气的空间,让物品有呼吸有生命。
同时,画面上的每件寻常物品都从内而外散发着光芒,似乎是物品的自性光明。从这些物品可以看到张平的明白及知足之乐,物品之微光亦是她内心光明的外现。
据悉,此次展览将展至2021年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