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12月4日电(记者 赵逸赫)47-xx01 馒头5元,13-xx02 香蕉 14.5元,3-xx01欠25.2元……
上海市浦东新区周浦镇周星路华城超市,小老板申翠省大姐存着这样一把小欠条。
12月4日拍摄的超市内货架上和墙上贴着小欠条。
超市开在华城小区围墙外,是社区居民经常光顾的地方。
最近这些天,由于出现了偶发性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明天华城被列为中风险地区,与外界暂时隔离起来。社区居民如果要买东西,可以手机转账,然后由专人转送进去。
那么,为什么有这么多的小欠条?
申大姐说:“不是人家不给钱,而是有些老年人不会使用手机转账,但是柴米油盐又是必不可少的。这次疫情管理特别严格,一张纸都递不出来,我就先给他们记个账。先给东西再给钱,非常时期需要更多帮助。”
疫情防控,靠先进的技术,靠严格的管理,也要靠温暖的人心。
今年五十多岁的申大姐,来自河南濮阳,在上海经营这家超市已经六年多了。
“小区封闭期间,我们一直营业。14天下来,小纸条就越攒越多了。”申大姐说。
虽然是小本买卖,但申大姐并不担心还钱的问题:“都是邻里熟人,彼此信得过。如果实在是忘了,那就算了,又不是多大的事。”
申大姐一边择着手里的青菜,一边说:“这些青菜现在都8毛钱一斤,比平时还便宜一点,越是这个时候越不能卖贵了,做生意主要是信任。”
12月4日下午申大姐在店门口择青菜。
旁边很多店铺都关门了,华城超市却一直营业,申大姐心里很踏实。
“刚开始,说实话,心里有点恐慌的,谁也不知道里面情况怎么样,当时想把超市关了。因为很多人在微信上留言买东西,都是老客户了,抬头不见低头见,为了方便大家,就一直开门营业。现在情况慢慢回归正常了,小区里面还有人在耍太极剑呢。”
超市紧邻小区的消防通道。
申大姐的儿子说:“大家都说这里是最危险的地方,但我觉得这里应该是最安全的地方。这次管理非常严格,所有东西只进不出,垃圾都是拉出来就当即独立焚烧处理,小区居民14天做了3次核酸检测,医护人员、公安民警、城管辅助人员都24小时待命,有这么多服务和保障,你说还有比这里更安全的地方吗?”
明天华城居委会书记胡玮琪告诉记者,14天来很多工作者都没有回家,一直奋战在这里,有的人衣服都没法换,连着穿了十几天。虽然最近上海天气很冷,但大家心里热乎乎的。
4日中午,温暖的阳光洒满了小区。当天,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通知,5日零时起,明天华城将调整为低风险地区。